澳门结婚习俗
在澳门的居民中,华人占97%,外籍人士占3%。华人中除了土生土长的当地居民外,来自内地各地区的居民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在外籍人士中,除葡萄牙人外,还有许多其他外籍人士,这种复杂的人口构成使澳门的婚俗呈现多样化。
早些年,澳门的华人不论贫富,新郎要在结婚前夕举行“上头”仪式。在迎亲那天,男方家一般要按照择定的良辰准时起轿,到女方家去迎接新娘。新娘当天身穿鲜艳的中国传统婚服,等待迎亲花轿的到来。花轿返抵男家后,只有当新郎踢了轿门以后,花轿才能打开。接着新郎用折扇在新娘头上敲一下,表示新娘人门后要“听话”。
澳门从前是个渔村,渔民的婚礼仪式一般在船上举行,大摆宴席,连吃好几天。有的人家还请道士作福,在船头烧金银纸衣,祈求海神保佑,出海能够满载而归。渔家娶亲时,不用大花轿,新郎用小船去迎接新娘,新娘也不用戴凤冠穿霞帔。“伴娘”要撑起雨伞让新娘从自家的船上“过”到新郎家的船上。新娘不能穿鞋,只能穿补袜子,以免把男家“踩低”。新娘“过船”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长辈叩跪奉茶。
随着社会的发展,澳门人的婚礼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汽车代替了花轿,渔船也不多见了,礼仪尽量从简。当然,由于有些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澳门还不时能够见到古老的婚嫁习俗。
目前,西式的教堂婚礼在澳门华人中相当流行,这种基督教徒的结婚仪式与欧美的婚礼相比毫无二致。有些华人则“中西合璧”,先举行一次传统的中国婚礼,再上教堂举行西式婚礼。
土生葡萄牙人有的也举行两种婚礼,但顺序和华人相反,他们先举行一次西式婚礼,再举行传统的中国婚礼,早晨先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随后,乘花车到凼仔岛和路环岛兜风,新郎把新娘送回娘家。吃过午饭后,新娘将白色婚纱脱下,换上中式的红色礼服。新郎则自己回家吃顿便饭,然后穿着中式服装到新娘家“接亲”。接下来就是拜天地,拜女方祖先等一大套仪式,礼毕,再乘车去酒楼举行婚宴。
早些年,澳门的华人不论贫富,新郎要在结婚前夕举行“上头”仪式。在迎亲那天,男方家一般要按照择定的良辰准时起轿,到女方家去迎接新娘。新娘当天身穿鲜艳的中国传统婚服,等待迎亲花轿的到来。花轿返抵男家后,只有当新郎踢了轿门以后,花轿才能打开。接着新郎用折扇在新娘头上敲一下,表示新娘人门后要“听话”。
澳门从前是个渔村,渔民的婚礼仪式一般在船上举行,大摆宴席,连吃好几天。有的人家还请道士作福,在船头烧金银纸衣,祈求海神保佑,出海能够满载而归。渔家娶亲时,不用大花轿,新郎用小船去迎接新娘,新娘也不用戴凤冠穿霞帔。“伴娘”要撑起雨伞让新娘从自家的船上“过”到新郎家的船上。新娘不能穿鞋,只能穿补袜子,以免把男家“踩低”。新娘“过船”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长辈叩跪奉茶。
随着社会的发展,澳门人的婚礼也发生了极大变化。汽车代替了花轿,渔船也不多见了,礼仪尽量从简。当然,由于有些人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澳门还不时能够见到古老的婚嫁习俗。
目前,西式的教堂婚礼在澳门华人中相当流行,这种基督教徒的结婚仪式与欧美的婚礼相比毫无二致。有些华人则“中西合璧”,先举行一次传统的中国婚礼,再上教堂举行西式婚礼。
土生葡萄牙人有的也举行两种婚礼,但顺序和华人相反,他们先举行一次西式婚礼,再举行传统的中国婚礼,早晨先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随后,乘花车到凼仔岛和路环岛兜风,新郎把新娘送回娘家。吃过午饭后,新娘将白色婚纱脱下,换上中式的红色礼服。新郎则自己回家吃顿便饭,然后穿着中式服装到新娘家“接亲”。接下来就是拜天地,拜女方祖先等一大套仪式,礼毕,再乘车去酒楼举行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