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婚嫁习俗
满族现有人口985万,广泛分布在中国各地,其中以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等省区和北京市较为集中。由于历史的演进、文化的变迁、生活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变化,原汁原味的满族风情日渐稀少。
提起满族的婚俗,得从一段满族的神话故事讲起:长白圣母佛库仑,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见到一只嘴噙朱果的五彩灵鸟飞来,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洽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怀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库里雍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也说明满族的婚俗是从群婚制、对偶婚制、最后发展到一夫一妻制的。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婚俗受到汉族的影响,禁止了早婚,取缔了收继婚,婚姻仪式也渗入了汉族婚俗的许多成分,但直到清末民初,满族的婚嫁依然保持着很多固有的传统风俗。
说媒: 早期满族和汉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此所谓“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不但满汉之间不能通婚,同一个部落或氏族之间也不能通婚,这方面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如同汉族一样,过去满族青年男女很少采取自由恋爱的方式,婚姻大事都是由双方的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即请媒人为之物色合适的人选,若是父母看中,即可确定婚事。请媒人说亲的时候以头饰作为标记信物。如果女方收下信物,就说明女方愿意与男方家谈亲;若是遭到拒绝,媒人即将信物带回。
定亲: 这一仪式在满族中是在男方家中举行的。由村落中的头人主持这一仪式,双方家族的长者(穆昆达)、父母和媒人参加。双方父母向新人赠送礼物,赠送给男方的是乌拉(鞋子),赠送给女方的则是阿库蜜(鹿皮长袍)。喜宴比较简单,主持人做简短的祝愿,同时请萨满选择吉日良辰成亲。从此开始男女双方都必须小心地回避对方,不但不能在一起谈话,也不能见面,不能在一起。这样直到结婚以后。过去这是一条很严格的规矩,一般都写在家法或族规里面。
婚礼: 这是满族婚礼中第三个程序。满族婚礼一般都是比较隆重的,全村人都要前来祝贺。在结婚的前一天就要办好喜宴,接待宾客。宾客们前来贺喜时,都要带上自己的礼物,如猪、鹿、鱼、雁等猎物,山果、蜂蜜等食物,还有衣料等。衣料的质地都要选上好的鹿皮和其他兽皮、鱼皮等。婚礼由男方家庭的族长主持,接待宾客,互相道喜,举行所谓“婚祭”。婚祭的目的是为了驱除邪恶祈求吉祥。从娱乐的角度来讲,也是萨满表演的一次盛大的舞蹈,欢迎客人渲染喜庆气氛。不过婚祭主要还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的仪式。举行“婚祭”时要先在室内西墙上供奉祖先的牌位,神位的木匣上面贴着“挂钱”。下面的炕上摆放着供桌,桌上摆列着供品和五只香炉,每只香炉里面都点着四根香。萨满引着新郎跪在祖先的神位前面,萨满即可击鼓唱歌。
娶亲: 娶亲是新郎和新娘正式结婚的日子。第一件要办的事情就是迎亲,或者称之为娶亲。在时间上往往选定在午夜过后黎明到来之前。满族认为,假如在天大亮前娶不回媳妇,是不吉利的,所以娶期率在午夜。男方家庭由该家庭族长(穆昆达)率领媒人和几十个男性青年,身上佩带着刀剑,还有弓箭,披挂整齐。青年们骑着马匹护卫着新郎倌的迎亲队伍,向新娘家庭所在的方向进发。
女方家此时要张灯结彩,院子里面燃烧着火把。迎亲队伍来到栅栏外面,纷纷下马,整齐地排列在大门两旁。媒人引导着新郎倌走到门前叩头,并递上名帖。这时岳父走到门前,将大门打开,众族人同时一起迎出门来。新郎马上走向前去行跪拜礼称呼岳父为“阿穆格”(岳父),岳父必须向前扶起女婿答以抱见礼(其礼节是:扶起新郎,以右臂环抱住新郎)。新郎也要拜见岳母,也必须行跪拜礼,称“额穆格”(岳母),而岳母则答以摸顶礼(其礼节是:扶起新郎,用右手摸一下新郎的额头)。见礼完毕岳父岳母要陪同新郎和男方的族长、媒人等进屋。女方的族长和新娘在屋内迎接新郎,其他众人则在院子里面观看。往下便是新郎和新娘交拜。由双方的族长引导相见,新郎行长跪礼,新娘则行跪拜礼,双方同时行礼。行礼完毕则由女方族长出面招待喜筵。
这个过程中新娘的妈妈为新娘赠送陪嫁礼物,如皮衣、皮裤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而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的新娘则难免会流下眼泪。新娘的父亲和族长还要组成和男方队伍数目相当而且装束也一样的青年充当送亲队伍。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迎亲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左边,而送亲的队伍则排列在门口的右边。这时新郎和新娘在双方族长、父母的陪同之下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送亲队伍在前面骑马出发。等到达男方家中时爆竹声响成了一片,锣鼓也敲得震天响。迎亲的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左边,送亲的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右边。新娘下轿前,要有两个全福老太太拿燃着的香火在轿前后来回熏几次,以去邪煞。新郎要手搭弓弦对着新娘虚射三次。此后,新娘才准许下轿。下轿后脚下不沾地,采黄布直至洞房门口。有一预置的马鞍在门边,新郎、新娘相继跨过马鞍才能进家。门早已插好,进门前需敲三下,屋内才给开门。媒人引导着双方的族长和父母互相向对方道喜。
接下来就是婚礼仪式的正式举行。院子里面竖立着索木杆。索木杆竖立在正房的左边,杆子前面摆设着一张供桌,桌子上面摆放着种种祭品和供品。结婚仪式就在这根杆子下面举行。仍然是由萨满充任主持人,客人们和族人们则围在索木杆后面。萨满引导着新郎和新娘站立在索木杆下面的供桌前,主持人站在一边,拖长声音念道: ×××和×××喜成婚, 愿做万事如意长寿人! 跪拜谢婚。 新郎和新娘遵命一齐跪下。主持人接着念道: 一叩头,谢观音大士,福星高照; 二叩头,谢诸神保佑,全族安好; 三叩头,谢萨克萨妈妈,万事如意; 四叩头,祝愿伊彻额驸(即新郎)、伊彻库伦(新娘)白头到老。 程序完成以后主持人引导着新郎和新娘进屋,叩拜祖先: 拜谢祖先,不忘先人;再拜四方,顺顺当当……
然后新郎被领到一间屋子中休息,新娘则再次梳妆,这是因为在梳妆以前,新娘还是披着长发的姑娘,也就是民间老百姓所说的没上头。梳妆是由额娘(母亲)和额穆格(婆婆)来做的。在从前,如果她的婆婆是一个寡妇的话,从此时开始她就不能开口说话。母亲和婆婆各自坐在新娘的一边,每个人只梳一个发髻民间称为“两把头”,并且要念吉利话。母亲梳的是左边,口里就要念:梳左髻,喜气满堂;婆婆梳的是右髻,口里就要念:梳右髻,福寿绵长。
梳完头以后还要戴头饰,母亲给新娘戴的是一只钗,口里念道:插只钗恩情义重;婆婆给新娘戴的是一只凤,口里就要念:戴只凤成凤呈祥。梳妆这道程序,这就意味着她从此就成为婆家的人了。 在梳妆完毕后,新郎和新娘要拜见众宾客和族人。新郎和新娘在母亲和婆婆的引导之下走到索木杆下面给众人引见。早在新娘梳妆的时候,客人们就已经围坐在索木杆下面。新郎和新娘向众人行礼以后就席地而坐。一群青年男女围过来,将母亲和婆婆拉起退下坐在前面,这时那些青年男女开始唱起《恰喀拉合卺曲》,向新郎和新娘表示祝愿。
吃子孙饽饽:满族传统婚俗之一。新郎新娘结婚当日行完各种礼仪后,需吃子孙饽饽(水饺)。子孙饽饽惯例由女家预备,由送亲太太随嫁妆送至男家。它比平日所食水饺略小,饺馅由猪肉、葱、姜、油等配制而成,饺皮由精粉擀制,包成弯月型。还有一种俗称合子,需做两个,取其夫妻和合之意。合子内夹7个子孙饽饽,另一夹8个,俗有“七子八婿”之说。食时,需煮双数,一般为20个,半生不熟即可,新郎、新娘分别由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执子孙筷、子孙碗喂之,一般食3―5个。旁有小童高声连问“生不生”,新郎新娘须答“生”,众人并帮以和之,取新娘多生儿女之意。此俗在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较为典型。
阿察布密歌:合婚喜歌。俗称念哈力巴经。满族传统婚俗的一部分。旧时满族男女结婚第一天正午时,新郎需南跪于摆有猪肘、酒、香碟的神桌前。桌左一长者手执酒杯,单腿下跪,用满语祝诵阿察布密歌。歌分三节,汉意是:“选择良辰吉日,迎来新娘的喜庆新婚,杀了养肥的猪,敬贡在天诸神,请天神保佑你们夫妻幸福美满。六十岁无病,七十岁不显老,八十岁子孙绕膝间,九十岁童颜鹤发,百岁仍健康如前。子孙尽孝道,兄弟亲无间,父仁子孝,日后发财做官。你夫妻二人一生荣华富贵,安度晚年。”这是流传于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的合婚喜歌。流传于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的喜歌为拉空齐。是在新郎新娘结婚当晚,亲朋好友闹洞房时,一人用满语领唱,众人拍手呼“空齐”以和。汉意是:“美丽的姑娘今天喜结良缘了,我们衷心地祝福你们白头偕老,生活美满幸福。”现随着满语文的逐渐消失,用满语演唱的阿察布密歌已基本无存。
分大小: 结婚的第二天,新娘子由人领着去拜见邻里街坊的长辈人,行家礼,这叫作“分大小”。
回门: 结婚三天后,新娘带上新郎回娘家,叫做回门。
满族的婚姻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满族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满族入关前,其先世的婚姻制度,曾有过行歌求偶、指腹为婚、服务婚等多种形态。入关后,受汉俗与其他民族婚俗的影响,婚姻制度不仅程序化,而且把本民族的夜婚制度也杂揉其间,形成了既别于汉族婚俗又有自身婚姻特色的一套独特的婚姻制度入关后,受汉俗与其他民族婚俗的影响,婚姻制度不仅程序化,而且把本民族的夜婚制度也杂揉其间,形成了既别于汉族婚俗又有自身婚姻特色的一套独特的婚姻制度。
满族婚嫁历史习俗的五大特征: 1、拴婚 所谓拴婚是本人的婚姻并不由本人来决定,而是由别人来决定。这里的别人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满族人来讲,因为八旗组织的存在,因此八旗子弟的婚姻必须经由八旗管理部门的审批,这个满族延续300年的传统就是拴婚。
拴婚最突出的时期是在八旗军入关之前,而它的产生则是在八旗制度产生之时。努尔哈赤与“佟百万”之女佟春秀的婚姻是为了获取经济支持,后来努尔哈赤又娶叶赫首领扬吉奴的女儿,则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包括皇太极的婚姻,皆是政治联姻的产物。那么说,在那个时代,满洲(女真)社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占有欲与夫权思想的结合,就是把女子包括孩子看作是成年男子资本的一部分,女性没有相对的地位。
体现在当时的八旗民间,则是八旗子女的婚姻必须上报各牛录章京(佐领),这是严格的规定;而贵族子女则要上报给各主旗贝勒。换言之,光是父母同意是没有用的,婚嫁已经成了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直到八旗入关方有改善,但直到清末,旗人间的婚嫁还是需要上报给佐领的,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却以成了传统。
拴婚的基础是建立在满洲建国初期(后金--大清)的私有制与奴隶制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这种制度也是与满洲八旗制度所相符合的,虽然成为旗人社会的一种婚嫁传统,而且是基于一定的政治机遇,但客观上不能否认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扼杀了人们婚姻爱情的自由。比起女真时代的“行歌于途,以申求偶之意”的风俗,是一个历史巨大的跨度。
2、收继婚 收继婚也是满族历史上的一大历史特色,集中体现在太祖朝,其在满洲贵族中则在有清一代不时也有出现。所谓收继婚,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还包括直到解放时期还流行在东北农村的“童养媳”。
对“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的理解这里要强调两点,一个是对“其母”的理解,“其母”不是儿子的亲生母亲,而且多为年纪要比自己还小的后母。另一点的理解则是,这一传统的由来已久——“胡俗妇丧其夫,其家男子即收为妻妾,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道,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由此可见,在满洲传统观念中,不能把自己家族的寡妇“收养”照顾,就是让外人家笑话。实际上这里的“收养”即是婚嫁。举个例子,《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晚年虑及后事的安排“我曾说过,我本人死后,想把我的小儿子们和大福晋给大阿哥优厚收养”这实际是表明一种所属关系的转变。
皇太极则在天聪五年(1631年)颁布谕旨,对收继婚永行禁止。原因是受到中原汉族文化中家族伦理观念的影响。后来这一传统在满族人社会无论民间还是贵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载淳则是娶了孝哲后姑侄俩。
3、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似乎是封建社会或者阶级社会的一项附带产品,满族社会也不例外。这主要集中在贵族阶层。从清初到清末这种严格的等级观念牢不可破。八旗贵族只能在其间或者在官员子女中相互选择,对于诸申(自由民)、阿哈(奴隶)及一般“老百姓”则不予考虑。
4、指腹为婚 如果考证的没有错误,那么中国历史上的“指腹为婚”则是金代女真人的专利,后来流传到了汉人间。《大金国志》载“金人旧俗,多指腹为婚姻。 但“指腹为婚”并非在女真人中广泛流行,与其同一时代的,作用相当的女真人主要的婚嫁习俗则是“相看”。
5、相看 相看就已不只是满族婚嫁习俗的历史特征,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的。所谓相看,又称看门户,就是指男方家的主事妇人到女方家去看看姑娘,女方家的主事妇人再到男方家去看看小伙子。如果双方都同意,男方家则要留女方家来相看的妇人吃顿饭。这样就算双方都同意,婚事就可以定下了。
相看还有“明相”、“暗相”之分。上面说的,双方家长能到对方家里去看,是在“冰人”(媒人)的指引下,就是所谓“明相”,而“暗相”就是说偷偷的看,一般是姑娘家不好意思,才安排男方偷着看。如果是两家本来就熟悉,则不必相看,直接“换帖”、“合婚”。
现代保存的满族婚嫁习俗: 1、放小定与放大定 放小定又称插戴,来自于肃慎旧俗。肃慎时代,男女不用相看,直接见面。《魏书·勿吉传》载“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置聘礼……”到了清代,这一习俗演变成赠送并亲自给女方佩带上首饰、珠玉等。放大定又叫过礼,实质就是女方家把陪送的嫁妆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也以金、银、绸、缎等送到女方家。不过贫富人家间在放大定上是有明显差别的。
放小定与放大定在清代有时又是不去做细致区分的,到了后期基本上混合在了一起。一般的,双方经过“相看”、“合婚”无异后,即由男方家宴请双方亲友,携带少量定礼送至女方家,如女方家接受并以礼款待来人,则为允婚。定礼一般为小的首饰之类。男方家主妇按照传统旧俗把首饰等给姑娘戴上,即为“插戴”。放小定后,姑娘要穿新衣盛服见男方家长,并用烟袋给他们依次装烟。这叫“装烟”。“装烟”的习俗到了后来演变成婚礼拜堂后,由司仪人员印着新娘“认亲”时“装烟”,新娘给谁装了烟,谁都要给赏钱,这叫“装烟钱”。这种习俗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在东北农村流行。
2、迎娶 满族婚嫁习俗中的迎娶,有着自己的有趣的特色。那就是在结婚的头一天,迎亲的新郎要在女方家住上一宿。第二天一早,由女方家在屋内准备好一高桌,由女方家执事人按照大小辈分叫女方家人入座。然后由新郎依次跪在桌前行磕头礼。这个习俗表面上看是要新郎来“认亲”,实际上则是为了新娘将来在男方家不受气,扫扫“男尊女卑”的气焰。
3、搀轿送亲 所谓搀轿送亲的核心就是指,新娘在离开家时,双脚是不能踩着家里的地而进轿的。须由其亲生哥哥抱进轿中,或者是亲叔、兄、嫂、舅、姑父都可以。主要是为了防止新娘把娘家的风水带走。上轿时,鼓乐齐奏,鞭炮齐鸣,由送亲队伍一并坐上“离娘肉车”随轿而行。送亲队伍由家中亲属组成,但惟独没有新娘的母亲。
4、打下处 打下处是满族婚嫁习俗的重点礼节。简单的说就是新娘要在结婚前一天,拜别自家祖先神和“佛多妈妈”,由主司妇女陪同,亲兄护送,乘坐彩车前往事先约好的新友家住宿一晚。亲友家的位置很关键。要求最后和新郎是同一个村庄,起码要离新郎家近,但同时千万不能在那能看见新郎家的房檐。如果看的见,则不吉利。这种打下处的习俗直至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还流行在东北农村。应该说是满族现代保留的婚嫁习俗之一。
新娘打下处的同时,新娘家的嫁妆也一并到了男方家的门口。俗称“过箱柜”。男方要出人来迎,敬酒三杯,名曰“下马酒”。留女方家在男方家里少些吃酒,送至门口,还要敬上“上马酒”。
5、插车礼 结婚的当天一早,有的新娘会在下处已经将妆化好,再去坐轿,有的则是在轿上化。在离开下处时,新娘须留下“压炕钱”,以表示对借宿之谢意。于是新娘的送亲队伍就开始上路,直奔男家。与此同时,新郎也在一行人马的护送下去迎娶新娘。当两只队伍相遇时,新娘之兄将新娘送送亲车上抱到迎亲车上。最后两只队伍再合而为一,朝着男方家开去。插车礼到在现在已经简化了很多。
6、射三箭与跨火盆 新娘的送亲队伍与新郎的迎亲队伍一起回到新郎家,新郎要在新娘下轿前向轿下射三箭,当然不是真射,只是依照传统做做样式。有的是不按箭头,有的干脆只是拉三下弓。新郎射完三箭,地上要铺上红毡子,新娘要从红毡子上走过。之前男方人家已经在设置好的坐帐前摆好火盆,新娘需在火盆上跳过。后世多讲其理解为红红火火之意。而实际上这一习俗是来自萨满教的火神崇拜。 另外还有个习俗也是在新娘下轿后,进到坐帐前,那就是跨过门槛。还可能安置个马鞍,取意“平平安安”。
7、坐帐 坐帐用的帐房是男家之前就安置好的,家里宽敞的安置在院内,有的安置在厅堂,有的则干脆放在了洞房里。请注意,帐房可不是洞房,即使在早先,满族新人需要在帐房里呆上一夜,但那也是在拜堂前呢,还没有正式结婚。后来则是象征性的在帐房里呆上两个小时。帐房一般是搭帐幔或者席子,但在早先则是用桦树皮。《东夷考略》中记述着黑龙江生女真“或以桦皮为帷,止则张架。”这就是坐帐的来源。不过坐帐却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现代满族婚嫁习俗,在建国后的辽东山区,满族人家仍旧保持这一经典满族习俗,只是多将帐房搬到洞房的新炕上。有的在褥子下面放一把斧子,取意“坐福”。
打下处、坐帐和插车礼是满族婚嫁习俗的经典。其中的打下处是由于当年满族青年人间婚嫁须是在不同氏族间挑选,因此普遍家离的较远,在结婚前先安顿一次,也是为了正日子方便。坐帐的来源已解释,同时亦有行军打仗时结婚的需要之解。而对于插车礼的解释,一个是它源于路途遥远,需中途接送,另一方面也有抢婚之礼数在其间。
提起满族的婚俗,得从一段满族的神话故事讲起:长白圣母佛库仑,有一天在天池沐浴,见到一只嘴噙朱果的五彩灵鸟飞来,她上前去抱,不料朱果洽巧落入她的口中,因此怀揣有孕,生下始祖布库里雍顺。这是母系氏族社会的真实写照,也说明满族的婚俗是从群婚制、对偶婚制、最后发展到一夫一妻制的。满族入主中原以后,婚俗受到汉族的影响,禁止了早婚,取缔了收继婚,婚姻仪式也渗入了汉族婚俗的许多成分,但直到清末民初,满族的婚嫁依然保持着很多固有的传统风俗。
说媒: 早期满族和汉族之间是不能通婚的,此所谓“旗民不交产,满汉不通婚。”不但满汉之间不能通婚,同一个部落或氏族之间也不能通婚,这方面的限制是比较严格的。如同汉族一样,过去满族青年男女很少采取自由恋爱的方式,婚姻大事都是由双方的父母包办。男女青年到了该成家立业的时候,父母即请媒人为之物色合适的人选,若是父母看中,即可确定婚事。请媒人说亲的时候以头饰作为标记信物。如果女方收下信物,就说明女方愿意与男方家谈亲;若是遭到拒绝,媒人即将信物带回。
定亲: 这一仪式在满族中是在男方家中举行的。由村落中的头人主持这一仪式,双方家族的长者(穆昆达)、父母和媒人参加。双方父母向新人赠送礼物,赠送给男方的是乌拉(鞋子),赠送给女方的则是阿库蜜(鹿皮长袍)。喜宴比较简单,主持人做简短的祝愿,同时请萨满选择吉日良辰成亲。从此开始男女双方都必须小心地回避对方,不但不能在一起谈话,也不能见面,不能在一起。这样直到结婚以后。过去这是一条很严格的规矩,一般都写在家法或族规里面。
婚礼: 这是满族婚礼中第三个程序。满族婚礼一般都是比较隆重的,全村人都要前来祝贺。在结婚的前一天就要办好喜宴,接待宾客。宾客们前来贺喜时,都要带上自己的礼物,如猪、鹿、鱼、雁等猎物,山果、蜂蜜等食物,还有衣料等。衣料的质地都要选上好的鹿皮和其他兽皮、鱼皮等。婚礼由男方家庭的族长主持,接待宾客,互相道喜,举行所谓“婚祭”。婚祭的目的是为了驱除邪恶祈求吉祥。从娱乐的角度来讲,也是萨满表演的一次盛大的舞蹈,欢迎客人渲染喜庆气氛。不过婚祭主要还是一种具有宗教性的仪式。举行“婚祭”时要先在室内西墙上供奉祖先的牌位,神位的木匣上面贴着“挂钱”。下面的炕上摆放着供桌,桌上摆列着供品和五只香炉,每只香炉里面都点着四根香。萨满引着新郎跪在祖先的神位前面,萨满即可击鼓唱歌。
娶亲: 娶亲是新郎和新娘正式结婚的日子。第一件要办的事情就是迎亲,或者称之为娶亲。在时间上往往选定在午夜过后黎明到来之前。满族认为,假如在天大亮前娶不回媳妇,是不吉利的,所以娶期率在午夜。男方家庭由该家庭族长(穆昆达)率领媒人和几十个男性青年,身上佩带着刀剑,还有弓箭,披挂整齐。青年们骑着马匹护卫着新郎倌的迎亲队伍,向新娘家庭所在的方向进发。
女方家此时要张灯结彩,院子里面燃烧着火把。迎亲队伍来到栅栏外面,纷纷下马,整齐地排列在大门两旁。媒人引导着新郎倌走到门前叩头,并递上名帖。这时岳父走到门前,将大门打开,众族人同时一起迎出门来。新郎马上走向前去行跪拜礼称呼岳父为“阿穆格”(岳父),岳父必须向前扶起女婿答以抱见礼(其礼节是:扶起新郎,以右臂环抱住新郎)。新郎也要拜见岳母,也必须行跪拜礼,称“额穆格”(岳母),而岳母则答以摸顶礼(其礼节是:扶起新郎,用右手摸一下新郎的额头)。见礼完毕岳父岳母要陪同新郎和男方的族长、媒人等进屋。女方的族长和新娘在屋内迎接新郎,其他众人则在院子里面观看。往下便是新郎和新娘交拜。由双方的族长引导相见,新郎行长跪礼,新娘则行跪拜礼,双方同时行礼。行礼完毕则由女方族长出面招待喜筵。
这个过程中新娘的妈妈为新娘赠送陪嫁礼物,如皮衣、皮裤以及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等,而马上就要离开母亲的新娘则难免会流下眼泪。新娘的父亲和族长还要组成和男方队伍数目相当而且装束也一样的青年充当送亲队伍。一切准备停当之后,迎亲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左边,而送亲的队伍则排列在门口的右边。这时新郎和新娘在双方族长、父母的陪同之下跟在迎亲队伍的后面,送亲队伍在前面骑马出发。等到达男方家中时爆竹声响成了一片,锣鼓也敲得震天响。迎亲的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左边,送亲的队伍排列在门口的右边。新娘下轿前,要有两个全福老太太拿燃着的香火在轿前后来回熏几次,以去邪煞。新郎要手搭弓弦对着新娘虚射三次。此后,新娘才准许下轿。下轿后脚下不沾地,采黄布直至洞房门口。有一预置的马鞍在门边,新郎、新娘相继跨过马鞍才能进家。门早已插好,进门前需敲三下,屋内才给开门。媒人引导着双方的族长和父母互相向对方道喜。
接下来就是婚礼仪式的正式举行。院子里面竖立着索木杆。索木杆竖立在正房的左边,杆子前面摆设着一张供桌,桌子上面摆放着种种祭品和供品。结婚仪式就在这根杆子下面举行。仍然是由萨满充任主持人,客人们和族人们则围在索木杆后面。萨满引导着新郎和新娘站立在索木杆下面的供桌前,主持人站在一边,拖长声音念道: ×××和×××喜成婚, 愿做万事如意长寿人! 跪拜谢婚。 新郎和新娘遵命一齐跪下。主持人接着念道: 一叩头,谢观音大士,福星高照; 二叩头,谢诸神保佑,全族安好; 三叩头,谢萨克萨妈妈,万事如意; 四叩头,祝愿伊彻额驸(即新郎)、伊彻库伦(新娘)白头到老。 程序完成以后主持人引导着新郎和新娘进屋,叩拜祖先: 拜谢祖先,不忘先人;再拜四方,顺顺当当……
然后新郎被领到一间屋子中休息,新娘则再次梳妆,这是因为在梳妆以前,新娘还是披着长发的姑娘,也就是民间老百姓所说的没上头。梳妆是由额娘(母亲)和额穆格(婆婆)来做的。在从前,如果她的婆婆是一个寡妇的话,从此时开始她就不能开口说话。母亲和婆婆各自坐在新娘的一边,每个人只梳一个发髻民间称为“两把头”,并且要念吉利话。母亲梳的是左边,口里就要念:梳左髻,喜气满堂;婆婆梳的是右髻,口里就要念:梳右髻,福寿绵长。
梳完头以后还要戴头饰,母亲给新娘戴的是一只钗,口里念道:插只钗恩情义重;婆婆给新娘戴的是一只凤,口里就要念:戴只凤成凤呈祥。梳妆这道程序,这就意味着她从此就成为婆家的人了。 在梳妆完毕后,新郎和新娘要拜见众宾客和族人。新郎和新娘在母亲和婆婆的引导之下走到索木杆下面给众人引见。早在新娘梳妆的时候,客人们就已经围坐在索木杆下面。新郎和新娘向众人行礼以后就席地而坐。一群青年男女围过来,将母亲和婆婆拉起退下坐在前面,这时那些青年男女开始唱起《恰喀拉合卺曲》,向新郎和新娘表示祝愿。
吃子孙饽饽:满族传统婚俗之一。新郎新娘结婚当日行完各种礼仪后,需吃子孙饽饽(水饺)。子孙饽饽惯例由女家预备,由送亲太太随嫁妆送至男家。它比平日所食水饺略小,饺馅由猪肉、葱、姜、油等配制而成,饺皮由精粉擀制,包成弯月型。还有一种俗称合子,需做两个,取其夫妻和合之意。合子内夹7个子孙饽饽,另一夹8个,俗有“七子八婿”之说。食时,需煮双数,一般为20个,半生不熟即可,新郎、新娘分别由娶亲太太和送亲太太执子孙筷、子孙碗喂之,一般食3―5个。旁有小童高声连问“生不生”,新郎新娘须答“生”,众人并帮以和之,取新娘多生儿女之意。此俗在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较为典型。
阿察布密歌:合婚喜歌。俗称念哈力巴经。满族传统婚俗的一部分。旧时满族男女结婚第一天正午时,新郎需南跪于摆有猪肘、酒、香碟的神桌前。桌左一长者手执酒杯,单腿下跪,用满语祝诵阿察布密歌。歌分三节,汉意是:“选择良辰吉日,迎来新娘的喜庆新婚,杀了养肥的猪,敬贡在天诸神,请天神保佑你们夫妻幸福美满。六十岁无病,七十岁不显老,八十岁子孙绕膝间,九十岁童颜鹤发,百岁仍健康如前。子孙尽孝道,兄弟亲无间,父仁子孝,日后发财做官。你夫妻二人一生荣华富贵,安度晚年。”这是流传于绥远城(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满族的合婚喜歌。流传于喀喇沁旗十家满族乡的喜歌为拉空齐。是在新郎新娘结婚当晚,亲朋好友闹洞房时,一人用满语领唱,众人拍手呼“空齐”以和。汉意是:“美丽的姑娘今天喜结良缘了,我们衷心地祝福你们白头偕老,生活美满幸福。”现随着满语文的逐渐消失,用满语演唱的阿察布密歌已基本无存。
分大小: 结婚的第二天,新娘子由人领着去拜见邻里街坊的长辈人,行家礼,这叫作“分大小”。
回门: 结婚三天后,新娘带上新郎回娘家,叫做回门。
满族的婚姻习俗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满族几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满族文化的特点。满族入关前,其先世的婚姻制度,曾有过行歌求偶、指腹为婚、服务婚等多种形态。入关后,受汉俗与其他民族婚俗的影响,婚姻制度不仅程序化,而且把本民族的夜婚制度也杂揉其间,形成了既别于汉族婚俗又有自身婚姻特色的一套独特的婚姻制度入关后,受汉俗与其他民族婚俗的影响,婚姻制度不仅程序化,而且把本民族的夜婚制度也杂揉其间,形成了既别于汉族婚俗又有自身婚姻特色的一套独特的婚姻制度。
满族婚嫁历史习俗的五大特征: 1、拴婚 所谓拴婚是本人的婚姻并不由本人来决定,而是由别人来决定。这里的别人还不是传统意义上“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满族人来讲,因为八旗组织的存在,因此八旗子弟的婚姻必须经由八旗管理部门的审批,这个满族延续300年的传统就是拴婚。
拴婚最突出的时期是在八旗军入关之前,而它的产生则是在八旗制度产生之时。努尔哈赤与“佟百万”之女佟春秀的婚姻是为了获取经济支持,后来努尔哈赤又娶叶赫首领扬吉奴的女儿,则是为了获取政治资本。包括皇太极的婚姻,皆是政治联姻的产物。那么说,在那个时代,满洲(女真)社会处于资本积累阶段。占有欲与夫权思想的结合,就是把女子包括孩子看作是成年男子资本的一部分,女性没有相对的地位。
体现在当时的八旗民间,则是八旗子女的婚姻必须上报各牛录章京(佐领),这是严格的规定;而贵族子女则要上报给各主旗贝勒。换言之,光是父母同意是没有用的,婚嫁已经成了军事化管理。这种管理直到八旗入关方有改善,但直到清末,旗人间的婚嫁还是需要上报给佐领的,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却以成了传统。
拴婚的基础是建立在满洲建国初期(后金--大清)的私有制与奴隶制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这种制度也是与满洲八旗制度所相符合的,虽然成为旗人社会的一种婚嫁传统,而且是基于一定的政治机遇,但客观上不能否认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扼杀了人们婚姻爱情的自由。比起女真时代的“行歌于途,以申求偶之意”的风俗,是一个历史巨大的跨度。
2、收继婚 收继婚也是满族历史上的一大历史特色,集中体现在太祖朝,其在满洲贵族中则在有清一代不时也有出现。所谓收继婚,就是我们所熟悉的“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还包括直到解放时期还流行在东北农村的“童养媳”。
对“父死妻其母,兄死妻其嫂”的理解这里要强调两点,一个是对“其母”的理解,“其母”不是儿子的亲生母亲,而且多为年纪要比自己还小的后母。另一点的理解则是,这一传统的由来已久——“胡俗妇丧其夫,其家男子即收为妻妾,父子兄弟不论也。他道,则人笑其不能赡其妇”。由此可见,在满洲传统观念中,不能把自己家族的寡妇“收养”照顾,就是让外人家笑话。实际上这里的“收养”即是婚嫁。举个例子,《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晚年虑及后事的安排“我曾说过,我本人死后,想把我的小儿子们和大福晋给大阿哥优厚收养”这实际是表明一种所属关系的转变。
皇太极则在天聪五年(1631年)颁布谕旨,对收继婚永行禁止。原因是受到中原汉族文化中家族伦理观念的影响。后来这一传统在满族人社会无论民间还是贵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不过也有例外,比如载淳则是娶了孝哲后姑侄俩。
3、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似乎是封建社会或者阶级社会的一项附带产品,满族社会也不例外。这主要集中在贵族阶层。从清初到清末这种严格的等级观念牢不可破。八旗贵族只能在其间或者在官员子女中相互选择,对于诸申(自由民)、阿哈(奴隶)及一般“老百姓”则不予考虑。
4、指腹为婚 如果考证的没有错误,那么中国历史上的“指腹为婚”则是金代女真人的专利,后来流传到了汉人间。《大金国志》载“金人旧俗,多指腹为婚姻。 但“指腹为婚”并非在女真人中广泛流行,与其同一时代的,作用相当的女真人主要的婚嫁习俗则是“相看”。
5、相看 相看就已不只是满族婚嫁习俗的历史特征,而是一直延续下来的。所谓相看,又称看门户,就是指男方家的主事妇人到女方家去看看姑娘,女方家的主事妇人再到男方家去看看小伙子。如果双方都同意,男方家则要留女方家来相看的妇人吃顿饭。这样就算双方都同意,婚事就可以定下了。
相看还有“明相”、“暗相”之分。上面说的,双方家长能到对方家里去看,是在“冰人”(媒人)的指引下,就是所谓“明相”,而“暗相”就是说偷偷的看,一般是姑娘家不好意思,才安排男方偷着看。如果是两家本来就熟悉,则不必相看,直接“换帖”、“合婚”。
现代保存的满族婚嫁习俗: 1、放小定与放大定 放小定又称插戴,来自于肃慎旧俗。肃慎时代,男女不用相看,直接见面。《魏书·勿吉传》载“男以毛羽插女头,女和则持归,然后置聘礼……”到了清代,这一习俗演变成赠送并亲自给女方佩带上首饰、珠玉等。放大定又叫过礼,实质就是女方家把陪送的嫁妆送到男方家,男方家也以金、银、绸、缎等送到女方家。不过贫富人家间在放大定上是有明显差别的。
放小定与放大定在清代有时又是不去做细致区分的,到了后期基本上混合在了一起。一般的,双方经过“相看”、“合婚”无异后,即由男方家宴请双方亲友,携带少量定礼送至女方家,如女方家接受并以礼款待来人,则为允婚。定礼一般为小的首饰之类。男方家主妇按照传统旧俗把首饰等给姑娘戴上,即为“插戴”。放小定后,姑娘要穿新衣盛服见男方家长,并用烟袋给他们依次装烟。这叫“装烟”。“装烟”的习俗到了后来演变成婚礼拜堂后,由司仪人员印着新娘“认亲”时“装烟”,新娘给谁装了烟,谁都要给赏钱,这叫“装烟钱”。这种习俗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还在东北农村流行。
2、迎娶 满族婚嫁习俗中的迎娶,有着自己的有趣的特色。那就是在结婚的头一天,迎亲的新郎要在女方家住上一宿。第二天一早,由女方家在屋内准备好一高桌,由女方家执事人按照大小辈分叫女方家人入座。然后由新郎依次跪在桌前行磕头礼。这个习俗表面上看是要新郎来“认亲”,实际上则是为了新娘将来在男方家不受气,扫扫“男尊女卑”的气焰。
3、搀轿送亲 所谓搀轿送亲的核心就是指,新娘在离开家时,双脚是不能踩着家里的地而进轿的。须由其亲生哥哥抱进轿中,或者是亲叔、兄、嫂、舅、姑父都可以。主要是为了防止新娘把娘家的风水带走。上轿时,鼓乐齐奏,鞭炮齐鸣,由送亲队伍一并坐上“离娘肉车”随轿而行。送亲队伍由家中亲属组成,但惟独没有新娘的母亲。
4、打下处 打下处是满族婚嫁习俗的重点礼节。简单的说就是新娘要在结婚前一天,拜别自家祖先神和“佛多妈妈”,由主司妇女陪同,亲兄护送,乘坐彩车前往事先约好的新友家住宿一晚。亲友家的位置很关键。要求最后和新郎是同一个村庄,起码要离新郎家近,但同时千万不能在那能看见新郎家的房檐。如果看的见,则不吉利。这种打下处的习俗直至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还流行在东北农村。应该说是满族现代保留的婚嫁习俗之一。
新娘打下处的同时,新娘家的嫁妆也一并到了男方家的门口。俗称“过箱柜”。男方要出人来迎,敬酒三杯,名曰“下马酒”。留女方家在男方家里少些吃酒,送至门口,还要敬上“上马酒”。
5、插车礼 结婚的当天一早,有的新娘会在下处已经将妆化好,再去坐轿,有的则是在轿上化。在离开下处时,新娘须留下“压炕钱”,以表示对借宿之谢意。于是新娘的送亲队伍就开始上路,直奔男家。与此同时,新郎也在一行人马的护送下去迎娶新娘。当两只队伍相遇时,新娘之兄将新娘送送亲车上抱到迎亲车上。最后两只队伍再合而为一,朝着男方家开去。插车礼到在现在已经简化了很多。
6、射三箭与跨火盆 新娘的送亲队伍与新郎的迎亲队伍一起回到新郎家,新郎要在新娘下轿前向轿下射三箭,当然不是真射,只是依照传统做做样式。有的是不按箭头,有的干脆只是拉三下弓。新郎射完三箭,地上要铺上红毡子,新娘要从红毡子上走过。之前男方人家已经在设置好的坐帐前摆好火盆,新娘需在火盆上跳过。后世多讲其理解为红红火火之意。而实际上这一习俗是来自萨满教的火神崇拜。 另外还有个习俗也是在新娘下轿后,进到坐帐前,那就是跨过门槛。还可能安置个马鞍,取意“平平安安”。
7、坐帐 坐帐用的帐房是男家之前就安置好的,家里宽敞的安置在院内,有的安置在厅堂,有的则干脆放在了洞房里。请注意,帐房可不是洞房,即使在早先,满族新人需要在帐房里呆上一夜,但那也是在拜堂前呢,还没有正式结婚。后来则是象征性的在帐房里呆上两个小时。帐房一般是搭帐幔或者席子,但在早先则是用桦树皮。《东夷考略》中记述着黑龙江生女真“或以桦皮为帷,止则张架。”这就是坐帐的来源。不过坐帐却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现代满族婚嫁习俗,在建国后的辽东山区,满族人家仍旧保持这一经典满族习俗,只是多将帐房搬到洞房的新炕上。有的在褥子下面放一把斧子,取意“坐福”。
打下处、坐帐和插车礼是满族婚嫁习俗的经典。其中的打下处是由于当年满族青年人间婚嫁须是在不同氏族间挑选,因此普遍家离的较远,在结婚前先安顿一次,也是为了正日子方便。坐帐的来源已解释,同时亦有行军打仗时结婚的需要之解。而对于插车礼的解释,一个是它源于路途遥远,需中途接送,另一方面也有抢婚之礼数在其间。